薛晓飞处长从中西方学生工作机制构建不同为话题切入展开,用四个关键词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上阐述了思政工作的重要性。一是育人,他指出育人是今年工作主题,我们也在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一系列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随着形势变化,如何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学生工作机制,仍是一项巨大工程。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作为各级各类机关根本任务,学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要紧紧围绕“育人”这一中心开展思政工作,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跟我们的专业建设、职业发展有效地结合;二是发展,他强调发展主要有两条,一是学生工作体制、学生工作队伍发展;另一条是以学生发展为主导专业化体制构建,他指出这个是内涵问题,是我们工作方法立足点,也是我们现在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往哪走问题。他指出这些年我们重点发展了以学生个性完善为重点的发展性指导机制构建,各高校也都构建了以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学生日常管理机制,但是以党团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还没有构建完成,他举例了国外学生工作制度建设“专业化服务,契约化管理”理念,提出进一步构建与完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治组织想法和思考;三是生活,他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公寓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忽略的阵地,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凸显生活化元素,在“第一课堂”的教育作用下必须把育人工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四是职业,他从职业属性视角,分析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指出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院校鲜明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他提出了当前新形势下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就实习实训引导、校企产权融合及职业素质培养机制构建谈了自身的想法。
潘菊素副院长对薛晓飞处长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认为四个关键词立意新颖,报告生动的语言、深厚的理论、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思考,并针对当前时代特征、学生特征及思政工作特征做了归纳和总结,使我们思政工作战线上的教师深受启发、获益匪浅,为我们下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