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应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与发展,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形态的创新应用,探索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推动O2O式的教学形态改革与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使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成为学校办学的新特色、新亮点。
一是顶层设计。学校印发《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工作方案》和《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解读文件,专门成立装备管理部和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协调和推进该项工作。
二是项目引领。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实施精品慕课、校本慕课和以翻转课堂为主的混合式教学等三种形式的教学形态创新应用,以点带面从整体上带动学校课程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水平。
三是技术支持。学校进一步加大教学信息化的软硬件投入,实施教学信息化场地、设施、设备的改造和建设的“4+1”计划,为教师提供完善的信息化创新应用环境。同时加强与教育信息技术相关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探索引进公司在校内建立课程制作中心。学校是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设有联盟教育技术支持中心,强化技术保障。
四是培训辅导。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辅导,在理念和开放技术层面对教师进行引导,学校先后组织了清华大学等专家讲授的10余场报告会、培训会、辅导会;建立慕课沙龙,加强校内外交流,形成教学形态创新应用的氛围。
五是制度保障。建立科学有效的奖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形态创新工作中,与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职称评审挂钩;探索学生选修在线课程的学分认定制度,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教学形态创新课程的学习。
基于该项工作的实践,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学校经验在第二届全国智慧教育高层论坛、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作典型经验介绍。
来源:《宁波教科网》2015年10月27日
链接:http://www.nbedu.gov.cn/zwgk/article/show_article.asp?ArticleID=48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