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服务

  • 近日,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公布了“2025年宁波市‘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非生命健康领域)”立项名单。其中,我校景观学院樱花研究团队申报的“基于基因编辑协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樱花种质创新及应用”项目,经线上评审、现场答辩等环节从众多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凭借其创新性与实用性,成功获批立项。樱花是享誉全球的早春观花植物,国内樱花“赏花经济”市场容量达千亿元。四明山区是国内最大的集中连片樱花苗木产区,栽培面积超6万亩,是名副其实的“樱花之乡”。然而,我市尚无自主选育的樱花新品种,项目组聚焦我市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汇聚浙江省农科院、武汉园科院等国内重要樱花研究力量,拟构建樱花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体系,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定向培育、推广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的樱花新品种5个以上,将为我省樱花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大科技动力。据悉,宁波市“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是宁波市以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为要求设计开展的攻关计划,于2023年9月起正式实施,旨在面向2035年,通过发挥全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在国家有需求、宁波有基础的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具有重大
    2025-04-14 34
  • 11月13日,宁波市社科联(院)副主席蔡骋宇、秘书长谢国光、四级调研员谢瑜宇一行三人来校调研市社科研究基地建设工作。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志龙,科研处(地方服务合作处)及宁波市城市发展研究基地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上,王志龙对蔡骋宇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市社科联(院)长期以来对学校社科研究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向来宾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定位、科研工作以及未来的发展愿景,并从改革科研制度、数字化科研思维、科研成果转化三个方面总结了学校社科研究工作的建设情况。学校宁波市城市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刘晓斌围绕成立背景与定位、人才队伍建设、科研项目开展情况、学术交流活动、社会服务与影响、发展规划与展望等六个方面详细汇报了基地的建设情况和未来工作安排。蔡骋宇对学校取得的创新发展成就表示赞许,对宁波市城市发展研究基地建设的工作举措和成效给予肯定。他从课题立项和基地建设两个方面介绍了市社科联服务高校的工作情况,并就咨政建言、文化研究、成果转化、科研组织等方面提出建议。他希望学校能紧扣城市发展脉搏,聚焦宁波特色与时代需求,开展深入研究,为推动社会科学事业的高水平发展做出贡献。
    2024-11-11 26
  • 8月21日上午,宁波市“2025重点研发计划暨‘揭榜挂帅’项目”——“蟹钳港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修复及景观构建技术集成研究”中期推进会在学校奉化校区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主要聚焦于景观生态学院在该项目中负责部分的进展。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院长李加林教授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出席会议。景观生态学院相关领导及项目组主要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景观生态学院院长吴立威主持。会上,项目组各块负责人逐一汇报了研究进展。李加林教授表示,宁波城市职院团队所负责的内容,是整个项目中展示度很高的部分,目前进展顺利,并完成了预期目标。他鼓励团队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深入探索观赏草耐盐碱机制,为后续的科研项目奠定基础,并强调了经费管理、项目资料整理和提前验收准备的重要性。作为项目的主要参与单位,景观生态学院重点负责蟹钳港景观提升、碳基微生物肥料研发以及观赏草筛选与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接下来,团队将依据既定的计划,继续从蟹钳港景观提升、碳基微生物肥料研发以及观赏草筛选与评价三个方面深化研究,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实施,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确保项目目标的圆满实现,共同打造湿地、滩涂修复的样板。
    2024-08-24 23
  • 8月10日下午,宁波市“科创甬江2035”关键技术突破计划项目现代农业专项“重要经济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发”项目开题会在学校奉化校区顺利召开。宁波市科技局基础研究与民生科技处副处长李春荣、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汤方、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燕飞、宁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王建军、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章建红、宁波市林业园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陆志敏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志龙,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代表共同参会。会议由景观生态学院院长吴立威主持。李春荣发表讲话。他对项目成功立项表示祝贺,并指出项目参与单位的搭配,符合产学研导向,是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项目立项不是终点,是起点。希望项目组成员结合申报书,形成详细的进度安排表,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王志龙在讲话中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对项目的支持,也希望项目组成员围绕项目研究目标,从项目本身的技术研发以及项目每个阶段的计划、推进和总结两个方面,高质量完成项目的研究工作。会上,学校科研处(地方服务合作处)处长方黛春作为职能部门负责人,表示学校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将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项目负
    2024-08-11 18
  • 7月27日至29日,中国林学会第九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志龙应邀出席,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景观生态学院领导、专业主任、骨干教师共同参会。本次大会聚焦“加强科技创新 培育发展林草新质生产力”主题,围绕林草科技创新与林草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展综合和专题学术交流。大会设1个主会场,60个分会场,我校首次承办林草职业教育分会场。会上,王志龙作题为《林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重要成就,特别是园林技术专业群在国家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成绩和贡献。景观生态学院相关骨干教师分别作《全国城市园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工作探索》、《林业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和《林业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的思考》等主题报告,向与会者分享学校园林技术专业群建设的经验与成果,受到参会单位的好评。会后,王志龙一行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调研学习。在听取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胡俊鹏的介绍后,王志龙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赞赏。他表示,该校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和职教本科申报工作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我校学习和借鉴。他希望两校进一步加强联系
    2024-07-31 18
  • 6月20日下午,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志龙带队赴锦溪村进行科技指导。此次科技助农指导活动是学校进一步强化校地党建联盟合作,服务乡村的实举。景观生态学院党总支部、商学院有关人员及奉化校区办相关人员随行。座谈会上,锦溪村书记毛金君详细介绍了锦溪村香榧种植的基本情况。香榧产业在促进村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仍面临养护管理不足、加工工艺落后、品牌化建设滞后等挑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香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王志龙表示,要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助力提升香榧产业升级。他建议,景观生态学院党总支继续接力,提供技术指导解决白蚁等病虫害防治问题;商学院党总支利用新媒体宣传打开线上销售渠道,提升香榧产业知名度。同时,他对锦溪村发展香榧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据悉,十余年来,景观生态学院党总支部先后派驻党员技术力量持续进锦溪村进行科技指导。未来,该学院党总支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做好对锦溪村的香榧产业帮扶,实现共同富裕。
    2024-06-24 19
  • 6月19日,学校举办知识产权高价值培育与转化交流会。宁波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董事长陈乐平,学校副校长王志龙、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等参加,共同研讨知识产权领域的前沿问题与发展机遇。会上,王志龙介绍了学校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规划。他表示,学校一直致力于推动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并通过一系列举措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的质量和价值。陈乐平高度关注学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工作,期待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一同推动知识产权转化应用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双方还就高价值培育专利转化路径与转化模式展开探讨交流,指出只有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才能培育出具有高价值的知识产权。现场还举行了《知识产权高价值培育和运用转化服务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知识产权的高价值培育和运用转化。科研处2024年6月19日
    2024-06-19 20
  • 3月22日下午,科研处组织召开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推进会。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受邀来校交流,双方就如何推进学校专利盘活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景观生态学院、艺术学院分管科研工作领导和部分教师代表参会。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探讨会上,科研处副处长潘亚儿传达了国家存量专利盘活行动方案总体要求,并对学校存量专利总体情况、现阶段已开展的工作及存在的问题作了介绍。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对接交流,双方可以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而加快学校专利的转化与实施,推进产学研合作和专利产业化。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负责人吴穹就中心成立八年来的运营情况作了介绍,并对近年来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进行了细致分析。他还详细解读了专利转化的多种途径及其具体操作流程,针对高校专利的高效转化提出了若干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此外,他还通过一系列成功案例的展示,激发了大家的创新思维和灵感。下一步,科研处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规范专利转化流程,本着“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的工作思路,盘活学校现有存量专利,提高专利转化数量和效率,推进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促进学校科技创新和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4-04-02 21
  • 3月20日,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志龙一行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交流调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吴红军,综合处、科技处等部门相关负责人接待。交流调研会上,吴红军对王志龙一行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亚林所在基础科研、人才队伍培养及最新科研成果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亚林所与学校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在科研项目共研、研究生共培等方面深化合作,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王志龙感谢亚林所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科研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对景观生态学院长期以来的支持,对亚林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赞赏。他介绍了学校在双高建设、专业升本和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并希望能与亚林所加强交流,深入挖掘合作新机遇。经过深入交流与探讨,双方表示,将共同努力推动高水平专业建设、科研项目合作、人才联合培养等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学校与亚林所内核能力,以更好地满足服务浙江林业产业需求,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会后,王志龙一行对亚林所推荐的优秀博士进行了现场面试。景观生态学院院长吴立威等陪同调研。
    2024-03-22 22
  • 2月27日下午,校党委委员、副院长王志龙带领教务处副处长丁磊、艺术学院领导班子及骨干教师一行12人赴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学习调研。在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应建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梅法钗等领导和老师陪同下,全体人员参观了环境设计、动画、视觉传达设计、工艺美术、工业设计、产品设计6大专业的20个工作室,其中包括综合绘画、陶艺、玻璃、漆艺、首饰5个国际导师工作室。工作室特色鲜明,实验实训设备齐全,为培育富具有美学素养的设计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条件。座谈交流会上,应建华副院长介绍艺术学院整体发展情况,细数了学院取得的发展成果。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梅法钗介绍了艺术学院环境营造理念及教学经验。他指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下设计艺术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要创建符合艺术设计办学规律的“空间”。王志龙副院长介绍了本次调研学习的背景——学院艺术楼总体搬迁改造,并对科院设计艺术学院“学中做,做中学”的良好教学氛围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希望科院能够对城院艺术学院的发展提供专业上指导和建议。双方就工作室导师引进、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学习调研,有效促进了我
    2024-02-28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