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至11日,由宁波市教育主办、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和我校联合承办的宁波市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比赛现场决赛在我校举行。比赛旨在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推进我市高校“互联网+教学”模式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和课程质量不断提升,引导高校教师进一步聚焦教学创新、潜心教书育人。来自全市14所高校的76件作品参加,经过网络评审共有25件作品进入现场决赛,本科组现场决赛分教学创新设计汇报和专家评委提问交流等环节,高职组现场决赛分赛前准备、现场展示、答辩等环节,全面系统考察教学团队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教学反思能力。参赛选手展现出了扎实的学术理论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对教学目的的深刻认识,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思维,真正体现了新时代浙江高校教师队伍的风采和水平。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现场比拼,共评选出一等奖9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5项。
我校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中张金炜、刘夔、崔广元教学团队和苟劲松、徐彥波教学团队荣获一等奖,谢蓉、戎丹、张作为教学团队荣获二等奖,陈俊、吕佳维、吴程穗、盘玉玲教学团队和张千里、刘大赵、游丽彥、陈群教学团队荣获三等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7月12日上午,2021年宁波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比赛颁奖仪式在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宁波市教育局高教处处长王勇,浙江省高等教育评价研究院执行院长、浙江省高教学会秘书长施建祥,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馆长张建君,我校副院长潘菊素出席仪式。
王勇作总结讲话。他首先对获奖选手表示祝贺,对组织方和老师们的付出表示感谢。他强调,近几年宁波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跨越式发展,成绩突出,宁波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宁波高职院校全部进入省级“双高”校建设单位,重点建设学校数量、学生规模数量、一流专业数量和专任教师及高学历教师数量增长显著。今后,要进一步通过比赛及各类教师培训来推动宁波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加强课堂教学、金课、一流专业和基层教师团队建设。
施建祥分本科和高职两个组进行专家点评。他充分肯定了本科组教师从学情分析出发、明确教学目标、形成的科学教学理念,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开展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过程安排,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并且都能很好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同时指出了存在的教学设计要素不完整、OBE理念落实不到位、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教学创新明显不足、现场问答交流准确度偏低等不足。他表示,高职组参赛作品在课程设计时都充分考虑并融入了X证书,结合产业行业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重视开展课程思政,能够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分析学情,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同时指出课程目标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匹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设计的体系化不足,课堂教学展示的生动性、趣味性不够,部分教师过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等不足。点评后施建祥还从高校教师五大教学能力、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内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六大举措、课程教学质量持续改进路径四个方面做了题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构成及提升策略》的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