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抢滩高职慕课 力促教学创新——宁波城市职院教学形态信息化建设走笔

来源: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审:二审:三审: 发布时间:2015-12-03

  日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宁波城市职院”)“茶艺”“插花艺术”“跨境电商之速卖通”等8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网职教频道正式上线。这是该8门课程继在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平台上线后,再次集体登陆更大的慕课平台。宁波城市职院也成为迄今为止在该职教频道上线课程最多的高职院校。

  成功抢滩高职慕课市场,宁波城市职院不仅占了先机,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作为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副理事长单位,宁波城市职院的课程与本科院校的课程同网上线,该校的在线课程并不逊色,反而因其显著的职业性、实用性和多样性,受到了高校学生和社会人士的欢迎与好评。

  “前期基础打得扎实,老师们又被集体调动起来,成绩便是水到渠成。”院长史习明的话印证了那句“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有基础铺垫,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合格课程评估、教师职业能力测评和学生分类培养分层教学,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智慧教室、云服务平台、校园微信平台等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有了平台支撑、技术支持、智力保证和服务保障,使得创新不再是一句空话。以高职慕课开发为抓手,宁波城市职院致力于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O2O式的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该校以信息化教学为切入点,将智慧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十三五”整体规划,致力于打造 “便捷高效、融合创新、绿色安全”的智慧校园,实现学校事业发展全过程的信息化。

    内容选择突出职业性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穿着打扮更大方得体、更有气质?”“怎样赢得面试官的青睐?”“怎样才能在各种社交礼仪中得心应手?”……有关社交礼仪的各种常见问题都被设计进“看影视学社交礼仪”课程中。有10多年企业培训经历的“金牌讲师”沈蓓芬在课程视频中娓娓道来,伴着熟悉的影视场景,枯燥的社交礼仪知识顿时生动起来。

  “我选择的大多是企业培训时的热门话题,是当下行业企业最关注的礼仪素养,对学生初入职场有针对性的指导作用。”沈蓓芬说,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进高职慕课很有讲究,不仅要突出职业性以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慕课,还要易于以各种多媒体形式呈现、能够唤醒学习者的兴趣。宁波城市职院副院长吴向鹏曾给教师们支招:“一方面,课程内容要能以视频、音频、图像等形式出现,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要能够服务于行业企业需要,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专业技术要领和职业素养关键。”

  为了帮助教师们树立高职慕课的开发意识,提高慕课开发能力, 宁波城市职院还制定了《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从课程内容、表现形式、验收检查等方面对教师制作慕课提供指导。在此基础上,该校还按照课程性质对课程进行分类,实施校本慕课、精品慕课和以翻转课堂为主的混合式教学等3种形式的教学形态创新应用。

  要求教师们积极行动起来,学校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解读文件推进工作,党委书记李维维作动员讲话。对于首次尝试的教师给予加倍工作量奖励,并与职称评聘柔性挂钩;学生选修在线课程学分可转换、可认定;验收优秀的校本慕课还有机会被推荐为“精品慕课”进行提升建设。李维维还强调,教师们要注意积累课堂教学中的有益素材,把功夫下在平时。

  教师黄艾就很注重从平时的教学中积累案例和素材,她开发的慕课《园林景观设计——PS篇》中援引了很多传统课堂的教学素材。“我积累了时长超过900分钟的视频素材,有课堂实录、企业生产实录和技能教学微视频等,这些都是制作慕课的第一手资料。”黄艾说,为了让高职慕课的职业性得到充分体现,她还邀请行业企业参与慕课开发。

  “企业可以提供拍摄场地、设施设备和企业产品,我们的技术骨干也可以以技巧解说、操作示范等形式在慕课上露脸、发声,既宣传了企业,又解决了课程难题。”参与拍摄的企业专家说,该校“插花艺术”课程就邀请了中国插花花艺大师秦雷和浙江省插花花艺大师孙立军、郑全超参与拍摄、授课。行业企业资源进慕课,不但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而且有助于提高课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人点击学习。

    课程设计有“高职语言”

  如何把枯燥的Linux系统用形象、生动、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初学者能听懂而且喜欢听?教师颜晨阳花了很长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内容还是原有的那些知识点,但是要换一种手段表现出来,所以打破传统课程结构势在必行。”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颜晨阳对原有课程内容按能力点进行了拆分、重组,每节课设定一个能力点。初识Linux、管好文件、用好VI等10个能力主题串联起“Linux系统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

  这样的课程设计既区别于本科慕课以知识点为拆分依据的设计思路,也区别于传统高职课堂以教学项目为载体的课程结构。用该校教务处处长祝志勇的话说,“高职慕课不在传统学科体系内,它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符合当今高职教育教学形态创新应用发展的方向。”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教学,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这是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的方向,也是宁波城市职院推进高职慕课建设的目标。

  除了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努力创新外,教师们对课程学习的考核评价设计也有“高职特色”。该校装备管理部主任赵黎明说:“高职慕课更强调操作性,技能学习的考核方式与学科知识的考核有很大区别,如何实现在线学习的技能考核,老师们各显其能,有很多创新做法。”例如,颜晨阳开辟了远程实验平台RECP,学习者可以用过PC端或移动设备登陆该平台进行虚拟操作练习、完成微实验,“Linux系统管理”一课以形成性考核为主,采取在线评价、线下评价和考核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沈蓓芬则要求学习者在指定的社交礼仪场景下,进行角色扮演并将过程拍摄后上传,由学习者进行互评,将互评结果和教师评价结果结合起来,作为考核依据。

  “为了完成线上作业,更好地与同学互动,有的视频我都反复看了好几遍。”有学生如是说。后台数据也显示部分学习者的视频进度条甚至超过了200%,重新设计后的慕课不但很好地体现了高职特性,而且有明显的互联网特性,各种互联网手段被广泛运用,实现了在线交互和闯关式答题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宁波城市职院的慕课建设不仅启动早、专业覆盖面广,而且精品慕课数量多、网络关注度高,这与该校教师们的努力密不可分。“老师们花了大量课余时间自学慕课设计的知识,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慕课培训,再加上学校的技术支持和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的推动,所以才涌现出这一大批高质量的高职慕课课程。”史习明自豪地说。

    受惠群从校园向社会延伸

  把慕课资源引入传统课堂,实现翻转课堂,宁波城市职院的学生是该校慕课的第一批受益者。在11月11日的心理健康课上,教师康海燕以“人际交往与调适”为主题开设了一堂翻转课堂观摩课。课前,她要求学生们登陆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平台学习相关在线课程的内容,并通过微信订阅号推送的方式,布置了自主学习的内容和要求。课上,康海燕通过两个心理体验活动来进行课堂实践,采用“焦点解决技术”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因素,把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切身感受和自身能力。“学生们比我预期的还要表现得更好,他们在课堂实践中总结出待人要谦逊、有礼、宽容、感恩,这比老师三令五申的效果更明显。”

  基于慕课资源打造翻转课堂,或将慕课资源部分引入课堂丰富“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内容,或引导学生主动上网学习慕课课程……不管以何种形式学习慕课课程,宁波城市职院的学生们都从中获益良多。颜晨阳还在他任教的两个班级开展分类教育试点,一个班级完全按照传统模式授课,一个班级引入慕课教学,就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慕课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学生花在课外的学习时间更多,成绩也有明显进步。

  “慕课在开放式的网络平台上免费推出,受益者并不局限于我们学校的学生,外校学生乃至相关企业的一线劳动者,以及对课程有兴趣的社会人士,都可以成为学习者。”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副理事长、宁波城市职院副院长潘菊素说,不仅在慕课开发、制作和授课阶段有广泛的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在慕课使用环节,也有各种跨界合作。

   “尤其是行业企业的积极性非常高,以前我们送培训入企业,现在企业组织员工上网学习我们的慕课。”沈蓓芬笑着说,日前还有一位上海的企业家不远千里驱车到宁波来找她,希望她能为他们的企业量身定制一些类似的在线课程,或者到上海去为该企业员工作面对面培训。“受惠群体从校园向社会延伸,对我们老师也是一种压力,倒逼我们在开发慕课的过程中更加用心,提高高职慕课的质量和吸引力。”

来源:《浙江教育报网》2015年12月2日

链接:http://www.zjjyb.cn/jyb/jiaoyuzhantai/2015/1202/12501.html

图为学生正在电脑上学习慕课课程的场景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