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呐!我的‘压力黑洞’飞上天啦!”近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操场上满是欢声笑语,40多名大学生手持亲手绘制的创意风筝,尽情奔跑,将画着“烦恼”的纸鸢送上蓝天。这场名为“筝心愈你”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助力学生驱散春日里的“小情绪”。 放飞风筝前,同学们以笔为媒,把近期的困扰精心描绘在风筝之上,现场仿佛展开了一本充满青春心事的“烦恼图鉴”。有的同学将自我怀疑勾勒成无边无际的灰暗天际,可一道裂缝中,一束金黄的向日葵倔强地探出脑袋,努力追逐着阳光;有的同学用长颈鹿弯曲的脖子来隐喻沉重的学业压力,而长颈鹿头顶的云层里,藏着一轮微笑的太阳;还有的同学把人际矛盾画成一张笑脸,左眼蕴含着被误解的酸涩,右眼却映照着冰释前嫌后的释然目光……国际学院心理辅导员王震炎在同学们中间来回走动,一边欣赏大家的画作,一边与同学们交流,为他们舒缓情绪出谋划策。 “最近心情糟糕透了,晚上失眠,上课也提不起劲。这次参加这个活动,我把这些烦心事都画在了风筝上。”应用英语专业的余同学举着风筝,脸上满是轻松,“当风筝飞起来的那一刻,我感觉心里的负担一下子就没了,特别畅快。” “今天和室友一起参加了这个活动,这幅作品是我们共同完成的,真的太开心了!”平时不太爱交流的毛同学面对镜头,难掩兴奋,直言已经很久没有和室友一起拥有这样难忘的体验了。 “春天很容易让大家情绪波动,不能总让学生们闷在屋里。”王震炎说道。3月份的心理“晴雨表”数据显示,近期存在负面情绪的学生数量相比之前有所增加。学院学生工作团队灵机一动,决定采用放风筝的方式帮助同学们缓解压力。“绘画是潜意识的一种投射,通过绘画将学生的负面情绪具象化,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和接纳自己。而且放风筝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传统习俗,寓意‘放晦气’。让学生们吹吹风、出出汗,比单纯聊天效果好多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咨询师骆飞霞对此赞不绝口:“这场活动非常应时应景,让同学们到操场上活动身体,感受春天的美好,对释放压力很有帮助。放风筝也是一项社交活动,同学们相互配合,能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增强归属感。放风筝时,同学们会专注于天空中飞行的风筝,从而进入一种‘心流’状态,一专注起来,烦心事自然就被抛到脑后了。”
来源:《现代金报》第A7版:高教汇 2025年3月28日
链接:http://epaper.cnnb.com.cn/xdjb/pc/content/202503/28/content_20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