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浙江教育》强国号:“小欢喜”守护“大精彩”,宁波城市职院志愿队连续4年护航中东欧博览会

来源:国际学院(宁波TAFE学院) 一审:金挺 程菲儿二审:金挺三审:朱海岳 发布时间:2025-05-27

5月25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落下帷幕。当天,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钟晨洋在安排完最后一班接驳车后,终于坐下来用餐。他手边卷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展会期间各国来宾的用车需求。作为82名“小欢喜”志愿者的队长,他和同学们用“眼到、口到、身到、意到、微笑到”的服务口诀,为这场国家级展会注入青春力量。

“相约宁波,来了就欢喜。”这句展会口号在“小欢喜”志愿者心中有着特殊含义。钟晨洋至今记得第一次接触中东欧博览会的场景:两年前,作为团总支干事的他看到学长学姐服务展会的资料,羡慕他们能用英语与外宾直接交流。2023年第三届展会期间,他主动补位成为“编外志愿者”,尽管未能正式注册,却在一天的“跑小二”经历中收获了“一生受用”的成长——带队老师赠送的蓝色志愿者服,成为他珍藏的“逐梦信物”。

为了成为正式志愿者,钟晨洋加入学院“红译林”跨文化志愿服务团队,不仅苦练口语,还走进小学开展双语古建筑宣讲,在国际艺术展上担任外宾接待。宁波市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的韩瑶老师将《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实务》手册亲手传给他,学院老师则带他走访天一阁、城市展览馆,让他深度感知宁波的历史脉络与城市温度。

如今,已是“三星级志愿者”的钟晨洋,穿着橙色队服站在了第四届展会的舞台上。他带领的“小欢喜”团队中,志愿者许曼在酒店担任“现场翻译NPC”,林姿含教外国展商说宁波方言“阿拉宁波欢迎侬”,刘彤彤在接驳车上讲述明代宁波港与中东欧的贸易故事,甚至激发波兰展商“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趣。

“‘红译林’的‘红’是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林’是青年志愿者的森林。”宁波城市职院国际学院党总支书记郑惠敏介绍,这支队伍自2019年起连续4届服务中东欧博览会,每届输送80余名志愿者,形成“年年换届、永远接续”的传承机制。从最初的展会翻译到如今的跨文化交流,志愿者们用专业能力架起中外沟通的桥梁。

展会结束后,即将毕业离校的钟晨洋将接力棒交给下一届队员。他说:“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宁波,我们微笑的瞬间便是中国。”


来源:学习强国《浙江教育》强国号2025年5月27日

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5978266175743359434&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1e021256fc0a88581000a&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5978266175743359434

上一篇:下一篇: